工業產品設計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
廈門長臂猿設計有限公司員工,都是能夠認真學習,研發能力強的團隊,根據現在人工智能發展趨勢,也在積極探索。人工智能的浪潮已至,未來已來。人工智能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速度之快遠超想象,這兩天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,在上海盛大開幕,全球AI領域目光再度聚焦黃浦江畔…….
1.?核心技術攻堅:企業和科研機構不斷投入研發,如上海核工院開發“智匯星”核電設計大模型,上海電力設計院打造基于BIM+AI的智慧新能源設計服務平臺,突破工業設計與人工智能融合的關鍵技術,解決數據處理、算法優化等難題,提升設計效率與質量。
2.?場景應用拓展:人工智能在工業設計各環節廣泛應用,從概念設計時用大語言模型提煉市場文檔形成需求,到結構設計利用客戶優化算法減重,再到細節設計通過AI工具檢測圖紙等;在能源管理、自動駕駛等領域,也有智能體協助管理、優化路徑規劃等應用,如國網上海電力打造智慧能源管理大師 。
3.?產業生態重塑:構建完整產業生態,形成從基礎研究、技術開發、產品應用到人才培養的閉環。上海浦東新區發布人工智能種子基金,培育企業,促進產業規模擴大,目前浦東新區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已超1600億元,未來三年計劃新增1000家人工智能企業 。
4.?標準體系構建:制定相關標準規范,保障融合發展的質量與安全性。上海核工院牽頭發布全球首個核能人工智能國際標準,使核能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有標準可依,促進技術有序發展和推廣應用。
5.?人才培養與引進:重視專業人才培養,高校和職業院校設置相關專業課程,企業開展培訓與人才合作,吸引和留住跨領域復合型人才,滿足工業設計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對人才的需求。
6.?協同合作深化:加強產學研合作,高校、科研機構與企業攜手,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項目實踐,加速科研成果轉化;同時,企業間也開展合作,打造產業鏈協同創新模式,如上海院作為“鏈主”承擔國資委“國產BIM創新聯合體”中新能源設計平臺研發任務 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