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波博物館的設計師是王澍,普利茲克建筑獎首位中國籍得主。王澍在寧波的作品還有寧波美術館,從某種意義上講,寧波算是王澍的風水寶地。
博物館的整體形態(tài)像一座山,從三層起部分裂開成五部分,形成山體的形狀,設計師有意模仿宋代山水畫的寓意,在建筑南面營造的“山谷”中設置大型臺階,營造北宋式“正觀”。
入口處有一片人工水域,水中設有河灘、蘆葦、鵝卵石景觀,橫貫的堤壩原樣復制寧波古代重要水利工程它山堰。
王澍在設計寧波博物館前,曾經在南面的鄞州公園建成五座實驗性建筑——寧波五散房,其中的部分工藝被應用到寧波博物館中。
寧波博物館的外墻墻面通過兩種方式裝飾而成, “瓦爿墻”這種工藝使用數十種磚瓦混臺以砌筑墻體,曾在寧波地區(qū)廣泛使用,但現在已逐漸停用。
王澍在設計寧波博物館墻面之前,曾在寧波慈城調研將瓦爿墻融入現代建筑的可能,并將這一技術實驗性地用于五散房中畫廊的修建。
建造寧波博物館時,最終確定使用瓦爿墻。為此,施工方收集了周邊大量的舊磚瓦,包含青磚、龍骨磚、瓦片、缸片等形態(tài),其中不少為明清磚瓦,并在墻面上形成抽象的圖樣。





